2018 “相逢的游戏” 专访 | “Encounter” Group Show Interview


1. 作为策展人,您对这次展览的最大期望是什么?

罗尔奇:如果观众对作品中密藏的信息存有洞察之意,离开展示空间时尚有几分留恋,我会为之欣慰。虽不敢奢望鉴赏者在今后的生活中谈及这个艺术展览,仍然期许作品与他(她)相会的那一刻留下些许印迹。如若有人开始追随为本展奉献佳作的朋友们,并视其为心灵伙伴,将成为这次策划工作的最大奖赏。

2. 作为艺术家,您曾留学于法国,请问您的留学经历为您的艺术创作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为何您对拼贴艺术情有独钟?拼贴与其他的艺术表达形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罗尔奇:留法经历的故事频繁出没于我的意识世界:孤独感化作梦魇时时纠缠,狂欢如永远擦拭不了的烙印烫在心头,把创作当劳动般重复进行,宣泄掉那些年所有的精力甚至应当留存于今的额度。这三部分内容构筑起海外生活的全部,得益于此番极致体验,从今往后,自由精神深埋心底,滋养着我的创作生涯。

拼贴是自由民主的体现,也是入门较低的艺术造型表达方式,制作简单而直接。回看历史,很多艺术家都有所染指。拼贴于我而言,可称为创作观上的一次自由释放。它始于“惜物之情”却不仅止于此。拼贴这种艺术形式,不限于物质材料,更不限于操作手法,它是“创作概念”而非“创作形式”。

1. 您是为数不多选择用石版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石版的制作过程也带有很多不确定性,您是如何做到把想要表达的想法和内容融入到这种不确定性中?

王嘉逸:其实起初选择石版进行艺术创作就带有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所有的计划我从来不会预设好。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感性的,我非常享受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我对艺术创作从不会增加任何的束缚,我希望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我也非常乐意接受石版画制作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甚至是意外。它给予了我再次审视作品的机会以及可能。

1. 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本次参展作品空想-游星的创作过程吗?

金笙:“空想”这批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用“孕育”去形容,因为创作过程中会有一个周期让作品自己“发酵”,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创作材料是基于布面丙烯,借鉴了从木刻版画制作中所获得的经验,使得水、油这两种媒介在温度、湿度以及媒介自身属性的作用下能让画面产生各种可能性和太多的微妙,且说不上所以然的细节和质感都令我着迷。与其说这些是一件件架上作品,倒更像是被培育出的一个个孢子。“它们聚集在一起,或许可以凝成一个未知自然体”这是我在创作这批作品的过程中让自己始终保持着高专注度,并让艺术语言的深入和让作品的品质不断提升的一个动力,它也让我明确了自己向往“生动”和“未知”,并热衷于享受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 您想通过您的摄影作品向观者们传达何种信息?

陈卓:对于我而言摄影就是镜子,当按下快门时折射回来的都是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的表述。如果碰巧和观者在某一方面产生联系,便产生化学反应,摄影的作品可能是观者心里的一个故事,一首诗歌或是一首音乐,一个爱人…

1. 您的雕塑以一种组合的方式去呈现整体关系,并且可以自由组合,这样一种带有趣味性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

周易非:其实我在做这些雕塑前并没有完全想得到之后所能展现的形态。对我而言,雕塑的形态是服务于你所想要在你雕塑中所要表达的语言与观点。这种自由组合的构想是起源于对木头特性与肌理探究的过程,起初我是对这种自然材料的生长规律提出了疑问,为何都必须循规蹈矩?于是便尝试将木纹切断,进行梳理,再将其反向拼接,于是便有了另一种形态与组合方式。如何连接不通的分段,也是经过了多次试验,最终决定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中的燕尾榫来进行不同段落之间的连接。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是自然肌理的表现与人为表现之间的关系,这种趣味性是在创作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